随着2021年的经济成绩单发布,关于2022年是否迎来大通货膨胀的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小编将基于2021年的经济数据和专家分析,探讨2022年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分析2021年通货膨胀的实际状况。
根据《全年GD突破110万亿元!2021年国民经济成绩单发布》的报道,2021年中国GD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一成就表明中国经济在2021年实现了强劲增长。
由于2022年同期受疫情影响,中国物价水平较低,因此在2023年同比计算时,存在一定的基数效应,使得通货膨胀率看起来较高。
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看得出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I)的上升,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
2024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0%。实体经济尚未完全恢复,一些企业因成本上升和市场需求不足而面临压力。
美国高盛在对2022年的展望中表示,“黑天鹅事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在2022年减弱,但通胀才是最值得重视的“风险”。
目前市场对耐用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仍然很高,劳动力和供给不足,导致需求增加,供给减少,通货膨胀自然会发生。
展望2022年,通货膨胀大概率出现回落,CI和I剪刀差会出现收敛。
根据OEC+成员国会议,原油将逐步增产,原油供给将增加。美国新钻井数出现明显回升,在高油价的刺激下美国原油产量也将逐步复苏。
通货膨胀是暂时的,更让人担心的是可能发生滞胀。全球经济在2021年强劲反弹、持续复苏,但受新冠疫情、通胀、供应链瓶颈、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影响,2022年世界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2021年,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大,但是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大。工业基础材料如石油、有色、钢铁、煤炭的价格大幅上涨,尽管通胀价格水平没有出现有力回升。
货币超量发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全球运输成本提升,导致全球通货膨胀水平上升。从2020年1月底到2021年10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了超过3万亿美元,增加了75%的基础货币。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货币的贬值程度加深,这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