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平价理论采用

分类:技术分析 2023-12-03 20:23:36

(二)利率平价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汇率由金融资产市场上两国货币资产的收益来决定。

(1)非抛补利率平价:

根据自己对汇率未来变动的预测进行投资,以实现套利的目的。交易者在期初和期末均进行即期购买和即期售卖,使得两个国家货币的预期收益率相等。这样的交易策略可以消除套利机会,使得利率与汇率之间达到平衡。

(2)抛补利率平价:

基于同样的假设,预测未来汇率变动,但是在期初进行即期交易,而在期末进行远期交易,以实现套利的目的。通过利用利率差异,交易者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从而实现风险无效的套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利率平价理论中的抛补利率平价(CIP)和无抛补利率平价(UIP)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征。危机前CIP是最稳定可靠的汇率决定理论,而UIP在实证研究中均被拒绝。然而,危机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下面将重点介绍利率平价理论中的两个主要假设及其相关研究。

1. 未抛补利率平价假说 (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Hypothesis, UIP)

未抛补利率平价假说是利率平价理论的核心假设之一。它认为,投资者可以预测未来汇率的变动,并在货币市场上实现套利机会。根据未抛补利率平价假说,如果一国货币的利率较低,投资者将会购买该国货币,以实现高利率收益。这种行为将导致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进而引起该国货币升值以达到市场均衡。然而,实证研究常常发现,未抛补利率平价假说在实际情况下并不成立。

2. 抛补利率平价假说 (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Hypothesis, CIP)

抛补利率平价假说是利率平价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假设。它认为,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比率将等于国内总利率与国外总利率之间的比率。换句话说,投资者可以通过利用利率差异,在远期外汇市场上进行套利交易。如果按照抛补利率平价假说,套利交易将被迅速纠正,从而维持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平价关系。然而,实证研究发现,抛补利率平价假说在实际中也很难得到验证。

利率平价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家费雪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费雪效应”。费雪效应指出,货币因为利率差异而在国际间流动,从而导致汇率变动。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将资金流向利率更高的国家,以获取更高的回报。这个现象最早被应用于国内利率的解释,之后扩展到国际汇率市场。

利率平价理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具有指导意义。投资者可以通过利率平价理论,分析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预测未来汇率的变动趋势。对于企业和政府部门来说,利率平价理论也有助于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和决策。

利率平价理论是研究汇率变动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分析利率差异对汇率的影响,揭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然而,实证研究显示,利率平价理论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限制和局限性。因此,研究者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利率平价理论,并与其他理论进行结合,以提高对汇率变动的解释能力。

郑重声明:茶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一万迪拜币等于多少人民币

下一篇:深南电路工艺研发岗值得去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