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的止损策略
在基金投资的世界里,面对市场的波动,投资者需要制定合理的止损策略。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内容和建议,帮助投资者在基金跌至某个点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1.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一个固定的亏损比例,例如10%或15%。一旦基金的跌幅达到这个比例,就果断卖出。这种策略的优点是简单易懂,易于执行。
重点: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设定止损比例,确保在亏损达到一定幅度时能够及时止损。
2.另一种策略是移动止损。随着基金净值的上升,逐步提高止损点。这样,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上涨时锁定利润,而在市场下跌时避免更大的损失。
重点:随着基金净值的上升,动态调整止损点,以锁定利润并减少损失。
3.指数基金可以根据历史估值百分位确定卖点。例如,一般指数盈利比较稳定的,可以参考市盈率E估值;周期性指数(银行/证券/基建/有色金属等)盈利波动比较大的,可以参考市净率估值;互联网指数可以参考市销率S估值。
重点:根据不同指数的历史估值百分位,选择合适的估值标准进行投资决策。
4.回顾经典案例,如贵州茅台在2018年的表现,其股价从803元一路跌至509元,跌幅达36.6%。采用金字塔补仓法(即每下跌10%便补仓1/3的资金),最终成功将持仓成本降至632元,较原始成本降低了。
重点:通过金字塔补仓法,在市场下跌时逐步买入,降低持仓成本。
5.在补仓的投资者应该为自己的投资行为设置止损点。一旦股票价格跌破这个止损点,就应该果断卖出,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重点:在补仓过程中,设置止损点,确保在亏损扩大时及时止损。
6.对于场内基金,如果跌停,可能就很难卖掉了。因为跌停时,大家都想卖,但买家很少,所以你得等跌停板打开了才能有机会。
重点:关注场内基金的跌停情况,避免在市场低迷时盲目卖出。
通过以上止损策略,投资者可以在基金投资过程中降低风险,实现稳健收益。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