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沙椤,学名Gymnoshaeraodohylla(Hook.)Coel.,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海南等地的珍稀蕨类植物。它被誉为“蕨类植物之王”,因其独特的形态和珍稀的品种,成为自然界中的瑰宝。以下将从黑沙椤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植株高度与结构:黑沙椤的植株高度一般在1-3米之间,有的树状主干可达数米。其主干较短,或呈树状,顶部生出几片大叶。
叶片与叶柄:黑沙椤的叶柄红棕色,叶片大而长,通常长2-3米。羽片互生,斜展,小羽片约20对,互生。叶脉两边均隆起,主脉斜疣。
孢子囊群:黑沙椤的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小脉背面近基部处,无囊群盖,隔丝明显。
叶型与颜色:黑沙椤的叶片呈乌木色,鳞片为光亮的条形,叶片三回羽裂而粗糙,顶端渐尖有浅锯齿,羽片多,羽裂长,无囊群盖。
黑沙椤多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喜湿润、阴凉的环境。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桫椤枝繁叶茂,长势良好,成为该地区的一大特色。
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别名蛇木,有着“蕨类植物之王”的美誉。它是已发现的唯一乔木状蕨类植物,堪称“国宝”的植物活化石。近年来,随着昭平县对保护区宣传和保护力度加大,桫椤树生长范围呈扩大趋势。
黑沙椤作为珍贵的植物资源,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还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民间,桫椤常被用来象征长寿、富贵,成为人们心中的吉祥之物。
黑沙椤的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可制作高档家具和工艺品。其叶子和根茎还具有药用价值,可入药治疗风湿病、跌打损伤等。
黑沙椤作为一种珍稀的蕨类植物,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还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保护黑沙椤,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这颗“蕨类植物之王”在自然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