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通过激发国内消费和投资潜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以下将详细解析“扩内需”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扩内需,指的是扩大一个国家的内部需求。这涵盖了刺激消费、促进投资等手段,旨在增加国内市场的总需求。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特别是在外部经济环境不稳定时,扩大内需对于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扩大内需不仅是权宜之计,更是长期的战略举措。它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创造和引发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发挥需求牵引供给、促进生产的强大作用。
增强我国防范化解外部冲击的能力,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
强化消费政策引导与支持,提升促消费政策效能。通过财政资金的大规模补贴,形成强大的内循环势能,持续做好“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和“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打通内循环活力,扩大有效内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凸显了扩内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2025年,政策将如何发力,全方位扩大内需,成为关注的焦点。
当前,内需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为此,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将其列为2025年九大任务之一。
通过扩大内需,中国可以更加稳定地支撑经济增长,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而对外开放则能够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促进国内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在政府采购领域,给予本国产品优先的政策,不仅提升了国货的竞争力,还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发展。
2024年,我国大力实施“两重”和“两新”政策,激发内需潜力,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从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到城市污水管网改造、沿江高铁等重大项目开工,无不体现着政策对内需的推动作用。展望2025年,扩大内需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